自製優酪乳、優格
優酪乳與優格是易於被人體吸收的乳製品,市售價格其實不便宜,製作過程並不難,尤其夏天更容易製作。
我從去年冬天就開始嚐試製作優酪乳、優格,初時大都失敗,現在已經架輕就熟,願在這裡分享經驗。
材料:
- 奶粉:200克
- 飲用水:700克
- 菌種:3小匙
以上比率是我第一次成功的經驗比率,奶粉與水的比率構成製成品的濃度,而會採用上述比率量,是因為合計約900克,正好是市售花瓜玻璃瓶的容量,上面標示容量850克,依經驗,使用上面的比率量大約正可容納,請使用玻璃或瓷製容器,卻勿使用金屬容器。
奶粉與水的比率,端視自己所好,如果想要製成優酪乳或是稀一點的優格,奶粉比率往下調,上面的建議,是優格的比率,您還可以調高到25%。奶粉與水充分混合以後,以小火煮到沸騰,為了節省時間,我採用泡水方式,冷卻到約40℃,開始放入菌種。判斷40℃的方法,我使用比較粗略的方法;裝入玻璃瓶後,使用雙手抱瓶,覺得不燙手。請注意:不要放到太涼,40℃以下的溫度,存放在室溫的時間就要加長,時間一長,我們很容易忘記而造成成品太酸。所以要存放在室溫的環境,就是等於免費使用陽光熱能,有些市售的優酪乳製造機,主要功能就是讓菌種置於穩定的溫度下,發酵成為優酪乳或優格。
放置室溫時間的控制,以目前北台灣(我住台北)的經驗,室溫30℃~35℃約放置24小時酸度很適我自己的口味,您可依經驗調整放置的時間,放置時間加長酸度則提高,反之則降低。
不要使用太少量來製作,量少則不易控制菌種比率,容易過酸。放入菌種,必需充分調和。我不使用湯匙調和方法,採用整瓶拿起來左右、上下搖晃。如果使用湯匙,建議使用瓷製品湯匙。放置室溫等待發酵過程時,請注意:不要被搖晃,搖晃會影響發酵效果。
奶粉與菌種的購買建議:奶粉在最初經驗期,建議使用純全脂奶粉,不要添加任何材質,如果汁、可口牙等可味製品,會增加成功率,我成功的經驗是使用紅牛、OAK全脂奶粉。菌種則建議頂好販售的品牌,頂好好像只販售一種菌種,我是一開始就使用它,而且正合我的口味,就沒想要更換它,並沒有其他的原因。
